笔趣阁

麒麟中文网>流华录 > 第七十五章 扩军(第2页)

第七十五章 扩军(第2页)

郭嘉的眼神闪烁,似乎已经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他总是能从细节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并以最冷静的态度去解读和分析。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急迫,反而是那种等待时机的从容。

臧洪再次郑重地说道:“我们必须确保一切行动都符合冀州的长远利益,不能盲目跟随任何外部势力。”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妥协的决心,每一个字都如钢铁般铿锵有力。

孙原深深地看了每一位掾属一眼,沉思片刻,起身道:“容我跟袁公路好好谈一谈。”顿了顿,有道:“诸位等我。”

片刻之后,孙原便拉着袁术一同进来了。袁术自然知道不妥,自己到底不是地方长吏,魏郡的事情自然由魏郡掾属去做,他一无实权,二无明职,总不好拿个天子使者的虚名招摇撞骗。不过他一贯是胆子大些,孙原都无所谓,他自然更是无所谓。

郭嘉倒是不在意袁术在与不在,他凝视着案前的诏令,心中一片明澈,眉头轻挑,显示出一丝满足的神色。诏令的内容如他所料——天子最终将对冀州的希望寄托在孙原身上,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期之内。

郭嘉深知,天子选择孙原,既是对他的一种委任,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孙原被推上这一高位,意味着朝廷希望他能承接起平定乱局的重任,但这背后,却是一个复杂的权力博弈。对他而言,天子的一纸诏令,固然意味着信任,然而其中更蕴藏着难以言喻的危机。作为一名谋士,郭嘉非常清楚,孙原肩上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平定黄巾的战事,还有如何在众多复杂势力中寻得自己的立足点。

在这片混乱的局势中,最令郭嘉忧心的,莫过于董卓的崛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董卓的背景已经逐渐明朗:这位来自边疆的武人豪族,背景深厚,手握实权,野心更是昭然若揭。董卓虽在黄巾军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但他贪婪的本性和残暴的手段,使得他在政治斗争中极具威胁。若放任董卓借助一场胜利积累威望和力量,未来必然会成为朝廷和士族势力难以控制的巨头。而且,董卓这种人物一旦攫取了冀州的实权,不仅朝堂的士族势力会受挫,甚至整个魏郡的局势也将面临更大的动荡。郭嘉心中不禁一阵叹息,若不早做防范,董卓的崛起可能会成为他们无法应对的巨大隐患。

然而,随着诏令的发布,孙原的局势似乎有了转机。15万石粮草及时送达,朝廷不仅仅为孙原解决了物资上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朝廷通过这一举动表露了对孙原的支持与信任。这不仅仅是一份物资援助,更是一种政治上的扶持。天子在诏令中明确要求,孙原需要迅速组建新军,整顿地方力量,以备未来的战事。这一命令,迅速成为了魏郡所有官员、士族之间讨论的焦点。

孙原心中清楚,建立新军的规模与组成将直接影响冀州的未来走向,而如何处理军权的分配,也注定将是一场严峻的政治博弈。郭嘉目光锐利,洞察到这一局势,知道孙原的处境依旧复杂。他并不单纯担心外敌,更多的是如何在朝堂内外的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天子给了孙原这个机会,但随之而来的是无数的挑战。每一个支持者,每一股反对力量,都可能左右最终的结局。

张鼎的处境,正是孙原内心的一个隐忧。张鼎指挥虎贲营,虽然在黄巾军战役中表现出色,但从军功的角度来看,他并未取得足够的成绩,这令孙原深感不安。若张鼎继续维持现状,迟早会影响到整个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孙原知道,若不采取措施,局面恐会变得更加复杂。于是,他在会议上有意无意地暗示,必须扩军,并建议张鼎成为新的主力,带领军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郭嘉此时心领神会,他与孙原的心思早已相通,二人共同的目标,是确保冀州不被外部势力染指,尤其是避免董卓借此机会,借平定黄巾军的功绩,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张鼎的背景也让孙原和郭嘉不得不重视。作为司空张济之孙,张鼎拥有深厚的士族背景和庞大的支持力量。这样的背景使他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棋子,也让他成为了孙原在与冀州士族权力博弈中的关键合作伙伴。郭嘉清楚,孙原的处境比他看上去更加复杂。冀州的士族并非容易控制,尤其是田丰、沮授等人,他们对外来干涉充满警惕,任何外部势力想要在冀州插手,都需要小心翼翼。孙原若想稳住局面,既要借助张鼎的力量,又要避免直接与士族发生冲突。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郭嘉知道,孙原必须更为谨慎地行事,保持对各方力量的掌控,方能最终稳固自己的地位。

田丰与沮授等冀州士族的反应,显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尤其是田丰,他言辞犀利,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局势下,天下兵戈四起,朝廷虽有强大力量,但在地方的掌控上却显得力不从心。各地的郡守们都在积极扩军,连一些地方豪族和乡勇也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兵力。而朝廷虽然没有明文支持,但却暗地里通过给予这些地方军职或官职,来维系对地方的控制。

在这种环境下,田丰认为冀州必须依赖本土的力量,建立一支由冀州士族控制的精锐部队,孙原作为魏郡太守,理应将自己的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任由外部势力干预。沮授等人亦表示同意,他们认为,只有在冀州士族的掌控下,才能保证冀州的安定与未来的发展,否则一旦外来势力插手,冀州的安危将不再可控。

田丰和沮授的立场,与孙原心中所求的和谐局面,愈加背道而驰。两位冀州士族的中坚人物,虽身处朝廷一隅,却牢牢把握着地方的根基与权力。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如同磨刀石,锐利、直白,毫不掩饰地揭示着心中的焦虑与愤慨。

田丰目光如炬,话语中透着一种难以忽视的急迫与坚定。他身着朴素的士族服饰,眉宇间的刚毅与深沉,让人一眼便知他绝非简单之人。此刻,他直视着孙原,毫不客气地说道:“孙太守,当前天下动荡,兵戈四起,朝廷虽力大无穷,但终究无法顾及各地的细节变动。看看眼下,冀州四面楚歌,郡守纷纷扩军,连一些豪族乡勇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自己的军队。朝廷未明示,但不难看出,它通过赋予他们官职和军职,在暗中维系自己的地方权力。这个局势,若不早做准备,冀州将面临外敌内乱的双重威胁,孙太守,冀州必须由我们冀州士族来掌控军权,否则一旦失控,岂不是自断后路?”

田丰的语气直如刀锋,毫不拖泥带水。而沮授,作为冀州另一位重要的士族人物,此时也沉声附和:“田兄所言不差。冀州地理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孙太守若想巩固根基,必须早早掌握一支忠诚的本土军队。如此,才能应对外敌的侵扰,也能稳住冀州内的各种变局。”沮授说话时,微微低头,目光扫过孙原,似有深意。

两位冀州士族的代表言辞锋利,直指孙原的内心。此刻,会议室内气氛骤然紧张,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孙原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心中却波澜起伏。他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可能决定冀州未来的命运。这场看似平和的讨论,实际上暗潮汹涌,权力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张鼎虽为一名能干的将领,拥有深厚的背景,孙原并不完全依赖,但冀州士族的根深蒂固与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才是他无法忽视的巨大压力。

他此刻如同站在刀锋上,前方是无尽的机遇与挑战,而背后则是无数复杂的利益博弈。倘若他顺从田丰和沮授的提议,冀州士族的支持或许能够稳固,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必须让自己的嫡系军队受制于外部势力。而若他决定坚定自己的立场,拒绝他们的要求,那可能引发一场不可预料的冲突,甚至对朝廷与士族之间的关系造成不可修复的裂痕。

就在此时,袁术静静地站在一旁,作为天子派遣的使者,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年轻的袁术虽然年仅十七八岁,然而他的目光异常锐利,双眼如同两把锋利的剑,迅速洞察到孙原此刻的困境。他注意到,孙原并未像预期中那样采取强硬的措施,反而似乎有些犹豫,面对手下鲜明对立的阵营,他显得过于宽容与克制。

袁术坐在宽大的木桌前,桌面上泛着一层薄薄的尘土,昏黄的灯光从桌旁的油灯中漏出,投射在他的面庞上,映出他微微蹙起的眉头。他的眼神深邃,透过窗外模糊的夜色,仿佛在凝视着远方。他心中暗自叹息,目光转向会议桌另一端,孙原依然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室内的气氛因争论而愈发压抑,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紧张,仿佛连每一口呼吸都显得沉重。袁术微微摇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孙原果然聪明,但却过于温和。”他心里默默道。

孙原坐在主位上,身形挺拔,神情专注,眼前的田丰和沮授正在激烈辩论,声音越来越高。虽然孙原没有出声,但他那微微皱起的眉头和偶尔低垂的眼帘,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沉思。他看似淡然地聆听着,却仿佛置身事外,目光在两位谋士身上时而游移,时而定格,心中的思考却比任何声音都要剧烈。袁术注意到这一点,心中有了判断。

孙原太过温和,这是他深知的事实。袁术明白,这个年轻的太守才智非凡,能在这乱世中脱颖而出,的确是难得的英雄之材。然而,他的谨慎与优柔寡断,却让袁术感到一丝无奈。面对如此明显的党争,孙原显然有些犹豫不决。袁术微微眯起眼睛,冷冷地想着,“如果他再这样退缩不前,不下定决心,那冀州的未来,恐怕会越来越不受控制。”他在心底为孙原感到惋惜。明明有机会大展宏图,却因为犹豫与软弱,可能会错失良机。

袁术的视线回到了会议室里。田丰的声音逐渐高亢,脸上的表情充满了焦虑和激动,他似乎在尽全力说服孙原。而沮授则紧跟其后,语气中也不乏责难。二人的争论在袁术看来,充满了争权夺利的味道。孙原依旧坐在那里,神情冷静,表面波澜不惊,眼中却透出一丝微妙的忧虑。“他是不是在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还是在担心两位谋士之间的争执?”袁术心中暗自猜测,然而他已经对这个年轻的太守做出了判断。

“聪明,但不够果断。”袁术心里想,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开始有些厌倦这种过于温和的态度。若孙原无法迅速做出决策,无法展现出强硬的一面,他将永远游走在权力的边缘,难以真正站稳脚跟。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单靠智慧和谋略远远不足以应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袁术知道,孙原必须学会果断与雷霆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继续掌控冀州,继续主宰自己的命运。

然而,孙原依然没有做出决断,仿佛还在权衡,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外部的刺激或指引。袁术看着他的模样,心中对这个年轻的太守的判断更加坚定。孙原虽然才智过人,但太过宽容和犹豫,在这些党争之人面前,注定无法立足。权力的舞台上,宽容和退让往往意味着软弱,而软弱往往注定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

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田丰和沮授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彼此的语气越来越急促,似乎在争执一个无法回头的决定。孙原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他的眼神时而闪烁,时而低垂,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决策问题,更是一场关乎冀州未来的博弈。冀州的未来,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太守的抉择,而是各方势力如何博弈、如何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而他,正是这张网中最关键的一颗棋子。若是无法准确下定决心,若是再继续犹豫不决,那么冀州这片土地上的政治格局,将会因为内外势力的纷争而土崩瓦解,最终失去原本该有的方向。

孙原低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窗外的风声掠过,轻轻摇曳着窗帘。空气中夹杂着几分湿气,仿佛也在为这场决断的时刻添加了一层沉重的气息。

久不发言的郭嘉却突然发了声:

“扩军,另立一营。”

清脆的声音瞬间传遍大厅,孙原疲惫的眼睛挑了挑,眼神里满是感激。

郭嘉的话带着力度,饶是沮授亦不得不侧目。颍川第一才子,千里迢迢来魏郡,可不是孤身来的,背后没有颍川士族的力量?孙原身边的士族太多,成分复杂,沮授心知肚明,也正是因为有本土之便,沮授方才敢于力争。然而郭嘉的身份不同,和孙原亦官亦友的他,可比孙原本人敢说话。

“虎贲营虽然目前听从青羽调遣,终归是帝都的兵,随时可能被抽调。”

郭嘉在“青羽”二字上咬了重音,显然意有所指——“魏郡既然有天子明诏,立一营,合律法、合情势,势在必行。”

孙原没有摇头否认,郭嘉的话不错,不过他头疼的是军队统帅,天子的诏令可没给实缺的官职,若是立一营新军,主官还不是二千石的校尉,恐怕有些说不过去。

“主官肯定是你。”郭嘉瞥了孙原一眼,满是笑意——你跑不掉。

孙原哑然苦笑。

袁术亦跟着笑了,这个郭嘉不简单,他不曾见过郭嘉,却听出来二人关系非常。冀州本土士族想拿这个兵权,恐怕没那么容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