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麒麟中文网>大明:舞弄乾坤 > 第001章 军师刘伯温(第1页)

第001章 军师刘伯温(第1页)

刘基,字伯温。

他何许人也?

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是一个天下闻名的大人物!

在江湖中,有四个算天算地算命算运准确到令人咂舌的奇人异士,江湖上称他们为“四算”,分别是神算刘基、鬼算袁珙、天算诸葛英、玄算席应真。

神算刘基,算无遗策。

鬼算袁珙,算鬼算人。

天算诸葛英,算尽天机。

玄算席应真,算尽三界。

这四个人,通天地,驱神鬼,天文地理,风水堪舆,无所不识,碰上任何一个,只要他们答应帮忙,绝对可以改变你命运,哪怕你是原本乞丐命,也能带来富贵运。

元末红巾军群雄争霸的时候,天下有四大军师,分别是朱元璋部的刘基、陈友谅部的何野云、张士诚部的施耐庵、方国珍部的张子善。

这四个人,个个都熟读兵书,运筹帷幄,得任何一个,都是雄霸占地为王的存在。

刘基一个人,跻身于名扬天下的两大榜单中,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大!

传说他精通五行八卦,文韬武略,奇门遁甲,无所不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他当然了不起,以他满腹经纶的才学,出神入化的谋略,辅助一个出身贫寒的放牛娃出家人朱元璋夺取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在朝廷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被册封为护国军师的人,是不是很了不起?

古往今来,凡开国元勋者无一不是怀有奇绝韬学兼济天下的才能,正所谓风云际会龙虎相聚群英会合才可以开创一番新气象新天地,他们拥立的新君成就霸业之时,也正是这些人手执牛耳之时。

刘基便是这一种人。

当朱元璋宣布昭告天下成立大明王朝的那一天,而这一天朱元璋登基大统的黄道吉日也是他几经推敲才选定的黄道吉日,洪武元年正月初四,他就成为御封钦点无人可代替的护国军师。

洪武三年,朱元璋昭告天下,封赏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爵,刘基私下恳请朱元璋不能将自己封赏过高,朱元璋赞赏他的居功不傲,权衡再三,同意他的请求。

他所受封的爵位虽然比不上那些拼杀一线驰骋疆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帅,只封了诚意伯的爵位,中丞大夫的官位,护国军师,但是这无妨他的成就,公侯将相谁不对他敬让三分,护国军师这四个字,足可震慑天下。

有人说他功比张良,学比诸葛,才比鬼谷,是个百年不遇的绝世奇才。

每逢别人这样称赞他,他总是说他根本不能与这些名垂千古的古贤圣杰相比。

因为他是个谦虚的人,谦虚的人不会自傲的,更何况功过是非,是由后人来评说的,自己说了根本不算。

本来以他的才能完全可以身兼数职纵横朝野的,就是因为他的谦虚,反而失去了这样的机会,把机会拱手让人。

前几年兵马大元帅魏国公徐达因不胜负荷处理太多的政务同时也不想因权力过大遭到皇帝的猜忌而辞去了右丞相一职,他完全有机会接任的,可由于他的谦虚,却被身兼左丞相的六公之首的韩国公李善长捷足先登,举荐钻营有术机心甚深没有什么大功劳的胡惟庸接替了右丞相一职。

别人不了解胡惟庸是个什么样的人,精通命理和医卜星相的他当然了解,所以在胡惟庸未上任当右丞相之前,赶紧进宫面圣,对朱元璋说了一句“胡惟庸是一头难以驯服的小犊,将来会偾辕而破犁”,请朱元璋小心防范。

这一句话隐喻胡惟庸一旦得到权力,将难以驾驭,就差没有说出造反二字。

可是朱元璋却一笑置之,反说如果不让胡惟庸做右丞相,那就由他刘基接替来做,你刘基既然不做,那就只能让胡惟庸来做。

他只好作罢,因为他知道坐的位置越高,跌下来的时候就会越惨,他实在不想卷入权力斗争之中,既然皇上不听劝谏,他也不好明言,冒犯虎威,惹祸上身。

朱元璋不听他的忠告,一来这是韩国公李善长的推荐,朱元璋不能不给这个脸,二来胡惟庸的确又有点小才能,所以依旧接纳李善长的提议,提拔胡惟庸当上了右丞相。

这个天下毕竟是朱元璋的天下,用什么人做什么官,当皇帝的自有主张,用不着他刘基来操这一份心。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和朱元璋的对话传到了胡惟庸的耳朵里,胡惟庸自然对他恨之入骨。

果然不出他所料,胡惟庸一当上宰相不久后便原形毕露,仗着朱元璋的宠信,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朝中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瞒上欺下,独操生杀黜陟大权,独断专行朝中要事,根本不把那些封为公侯的开国元勋放在眼里,连对他有提携举荐之恩结成秦晋之好的韩国公李善长也不放在眼里。

偏偏朱元璋让胡惟庸放任自流。

其实他也知道这是大明国运的一部分,属于不可泄露的天机,但他还是想扭转乾坤,避免造成血流成河的局面,可惜,他失败了,这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天定命数的国运,任谁都不能逆转。

他明白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借助没有什么大功劳的胡惟庸带领一班才子新贵打压那些位高权重的开国元勋,要这些开国元勋懂得收敛节制,不要太过居功自傲对皇权构成威胁。

一个聪明的皇帝当然懂得弄权之道,当然懂得利用两种不同势力共存于朝中来互相制衡,而皇帝则置身于事外周旋于其中,以此达到控制群臣的目的。

朱元璋无疑就是这一种聪明的皇帝,因此便有了胡惟庸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胡惟庸却不是,小气得连吝啬鬼也比不上他,他是个很记仇的人,鸡毛蒜皮的芝麻绿豆事都要计较。

满朝开国元勋却只能忍气吞声,有谁敢得罪他背后的靠山随时可以要他们丢掉脑袋甚至是抄家灭族的皇帝。

他们的忍气吞声,更加滋长了胡惟庸的嚣张气焰。

在朝为官,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若想活得长久一些,保住用鲜血换取回来的荣华富贵,就得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

历朝历代做臣子的皆是如此,毕竟像始皇帝秦嬴政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这般有博大胸襟善待开国功臣的皇帝不多。

他们绝非是贪生怕死之辈,可又有谁想枉死午门之外,甚至是抄家灭族的下场,明知道朱元璋放纵胡惟庸,就是为了压制他们,也只能作罢,不敢参本弹劾胡惟庸,即使是军功最高的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也不敢直撄其锋,都装糊涂,让步于胡惟庸。

可胡惟庸实在是欺人太甚,对他们的忍让并不领情,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稍有些小错,就上奏弹劾,已把他们这些开国元勋逼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再这样下去,他们这些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在朝中还有位置可占吗,非要闹出大乱子不可,而更可恶的是胡惟庸竟然对太子府也敢打压,虽然明面上不敢造次,但是却在暗中处处打压太子府的人。

刘基作为护国军师,中丞大夫,再也不能不出声,默许就是纵容,纵容就是犯罪,犯下知天数却无动于衷的孽罪。

因此他决定今天准备进宫面圣,参胡惟庸一本,绝不再让胡惟庸再如此大胆地胡作非为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